opt_ban

产业运营

OPERATION

深度解读两会:2025政策强聚焦!六大战略产业迎政策超级周期

发布日期:2025-03-08      阅读:     
返回列表

 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■◆◆★■,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相追逐的热点。深圳、上海等地已经出台了专项政策,计划到2027年培育出百亿级的企业,并突破灵巧手、关节模组等核心技术。

  在具体机会层面,具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、绑定头部厂商的供应链企业最受益■★◆■★。这些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★◆,还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◆■◆■■■。

  在全球6G技术竞争方面,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优势。在太赫兹通信、星地融合◆★、通感一体化等关键领域,中国率先取得了突破,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40■★◆■★◆.3%,并在3GPP主导了首个6G国际标准项目。华为■★■、中兴等企业已经布局了6G原型设备,三大运营商也开展了5G-A商用试点,为6G技术的演进提供了场景验证基础。

  在两会报告中,智能机器人首次被明确纳入新一代智能终端范畴◆★■◆,这标志着机器人行业从技术储备期进入了产业化加速阶段。

  然而■★◆★,在科技主线中,具体哪些细分的机会更大?市场看法不一◆★★★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产业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新观点。

  全球机器人市场呈现中美双核竞争格局★■■★◆■。特斯拉的Optimus量产成本已经降至2万美元,而国内供应链在谐波减速器、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部件上已经实现了突破。更值得一提的是◆★★■◆★,国内在应用方面更是大幅领先,这为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当提到6G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遥远的概念,但两会报告却明确提出了“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6G等未来产业”◆■■★★,这显示了国家对6G发展的高度重视。

  3月5日,两会“报告”如同一股春风,为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◆◆◆★。报告重点着墨支持的6G★★◆■★◆、机器人◆★、算力、工程机械★■◆■、商业航天等产业概念★◆,瞬间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。市场正式进入两会的“政策市◆■■★★”周期,各大机构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,但一个明确的共识是,科技主线是今年最核心的主线机会。

  两会报告将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列为重点任务,这标志着AI终端产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。政策还规划提出◆■★■,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包括人工智能手机◆■■★、计算机、大模型一体机、可穿戴设备等★■■,目标是在未来两三年内催生新的万亿元级市场。

  2025年,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。机构预计到2030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★■■■◆★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6%。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。

  虽然6G在未来数年还重在研发突破,无法看到大规模商业部署◆★★,但短中期内★★★◆★◆,我们可以关注6G产业链上游的通信器件、中游设备商以及下游应用服务商的反复炒作机会。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、产品制造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具备较大的潜力◆■■■,有望随着6G技术的推进而迎来快速发展★■◆。

  6G作为通信技术的前沿,不仅将极大提升国家通信领域的竞争力,还将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★◆★■,带来通信性能的量级提升。根据IMT-2030推进组的规划◆■,中国计划在2025年6月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,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,2030年前后进入商用。

  政策投入增长机制的建立,意味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协同加大6G关键技术攻关的资金支持。例如,北京已经启动了6G创新产业园的建设◆■■◆★,并计划在今年建成全球最大的6G试验网。这不仅将加速6G技术的研发进程■★◆,还将为后续的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。